编辑
2025-10-08
杂七杂八的想法
0

目录

什么是学习系统
如何构建学习系统
建立认知
学习的前提是学会学习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你的学习系统决定了你日常中该如何学习一门学科知识,它应该是全面完善的,这有助于你更好的学习,尤其是面对那些从未接触过的新领域中的新知识。

什么是学习系统

学习系统可以拆解成两个词,即"学习"和"系统"。

"学习"就是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更关键的应该是"系统",我理解的含义是,它是一个按照某些既定规则将一些事物集中在一块的东西。

因此所谓的学习系统,就是集中了有关于学习的各种事物。

当然,这里提到的各种事物,我个人更偏向于这些:对学习的认知,学习的总体框架,具体的学习策略。

你对学习的认知会帮助你构建出属于你的学习框架,而你需要根据你自己的学习框架,制定具体的学习策略。

所以为什么总说认知重要,就是因为认知位于最底层,就好比一栋房子的地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如何构建学习系统

如上所述,构建学习系统,首先要建立对学习的认知,随后根据你的认知来搭建总体框架,最后填充具体的学习策略。

建立认知

你是如何看待学习这件事情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映射出你的认知。

而我是这样看待学习的:

  • 学习的前提是学会学习
  •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 主动学习远胜于被动学习
  • 学习所带来的进步是螺旋的
  • 学习的关键在于实践、反馈、重复
  • 学习系统本身可以迭代升级

学习的前提是学会学习

我相信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有意识地去学习如何学习,这包括我自己。

这主要是因为,在应试教育阶段,评价体系及其单一,就是把题做对拿到分数。

这就会导致我们对学习形成一种畸形的理解,认为学习就是把题做对,然后在这种单一理解的基础上,延申出形形色色的具体方法。

要是还处于初高中阶段,这样的理解倒也说得过去,但是走入社会,这显然是不够用的。

在社会上接触到的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大一部分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它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不存在做对或是做错这一说,那显然照应试教育那种对学习的理解,你根本就没法进行下去。

所以应当像数理化这样的学科那样,把学习本身也当作一门学科,去研究学习。

评价你是否学会学习了,当然就是看你所搭建出来的学习系统

  • 是否具备一般性,换种说法就是,能否尽可能适应更多的学科领域
  • 是否让你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是否让你对学习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自洽认知(所谓自洽就是自己能解释的通而不矛盾)

当然,现在我们讨论的主题就是搭建属于自己的学习系统,因此也就是在学习学习,学会学习的最终成果就是得到一套属于你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系统。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即便也许存在着某种学习方法让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轻松的感觉,我觉得那也只是相对另外一种学习方法更加轻松而已,在绝对难度上还是不低,也就是把难度值从80降到了75,但是75本身还是很高。

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人性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趋利避害,学习是要消耗精力的,我们的本能脑和情绪脑非常讨厌这样的事情。

所以,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你要是发现自己没什么精力损耗,感觉什么都轻轻松松简简单单的,那这时候你应该要怀疑,你是否在真的在学习,而不是在做假学习。

这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机械地重复,没有任何的思考,只是简单地重复某个既定流程。

不过客观上,也确实存在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并不需要投入很多精力也可以掌握得很好,但不可能说光学习这些简单的东西,随着不断地深入,难度会越来越大,整体平均下来,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件能轻松完成的事情。

那有的人可能会问,那我不深入不就可以保持较低的难度从而让学习变得轻松了吗?

辩证地看待这个观点,优势当然就是学起来更轻松,劣势就是只能浮于学科领域的表层,很难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你现在遇到的问题,大部分都是既包含了简单知识也包含了复杂知识的,并且很大概率是跨学科组合的。

例如炒菜,买到新鲜的食材,掌握调料的用量和火候,亨饪菜品时的手法都是你需要掌握的,这些步骤中,有些可能很简单,但同样存在具备一定难度的步骤,不处理掉这些复杂一些的问题,是没办法完成任务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主要是做好一个心理准备,日后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畏难情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没必要妄自菲薄,自己的能力在当下确实没有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程度,但在不断地学习积累中,未来是可以解决的,只是现在需要坚持渡过这个艰难的学习过程。

本文作者:Test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